-
阳气决定生死!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这就是你为什么要艾灸!
人的身体好比银行,阳气就是我们使用的货币。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银行就不干了。当健康不断被透支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哪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都是身体在提醒你:阳气不足了,货币透支了。补足阳气也像理财那样,需要开源节流。人体的本身具有强大的治愈功能,只要阳气足了,任何疾病都不会让病人出现暴毙的可能。比如让现代人闻风丧胆的癌症,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癌症就是不治之症,但是很多在医学上被判了死刑的病人依旧可以长期的活着。
-
倪海夏老师针灸入门课程文字整理
衷心感谢倪海夏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感谢您为中医传承做出的贡献。 第一课 针灸使用之时机:气血大伤之时不针,房事之后不针,剧烈运动后不针,耳垂放穴可醒酒,但酒醉后不针,除此之外基本都可施针。 艾草性向下纯阳,艾灸能起到由外观内,补助元气的功效。隔姜灸,更适合放上艾陀,灸单不灸双。气血大伤的时候可灸膏盲穴,古书说灸白壮,无所不治,呵呵。如果起水泡可用针挑破,排水,结痂即ok。隔盐灸,适合肚脐,盐要炒熟,最好是海盐(青盐),效果最佳。针灸适合寒诊。隔蒜灸,肺部问题都可以用,例如久咳不愈,可在舌上隔蒜灸,白色蒜辛辣入肺经。 病进可体会为肿痛由末梢向身体心脏蔓延,病退则反之,由此可判断治疗方法是否正确。艾灸还适合毒物咬伤,破伤风等,在肿痛前进末梢部位隔姜灸,2壮以上即可见病退,退出劳宫穴则性命无忧。艾灸可治疗疱疹,一种方式发疹处头尾隔姜灸,适合疱疹单个体积大或长,另一种方式摊上蜘蛛网,用艾灸点燃,适合疱疹形状为小颗粒。没有蛛网可用酒精棉花替代,涂点凡士林(很薄),亦可。同时配合食用全蝎粉,恢复更快。脚上鸡眼可用米粒灸,直接放上,用香点燃。 -
艾灸后出现麻涨感觉
问:春节时在老家针灸治腰疼,现在艾炙左腿酸麻涨,是好现象么
答:艾灸时出现酸、胀、麻、热、重、痛、冷等感觉,这是非常好的感觉,这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有灸感、灸感强,说明自身的经络通畅,作用立 竿见影,见效快。
-
灸出水泡了怎么办?
奇怪!明明当时没感觉怎么烫,但是灸后皮肤上怎么会出现水泡呢!艾灸后出水泡(又称灸花),特别是初次艾灸的朋友会常有发生。很多艾灸新手会误以为烫伤,甚至怀疑艾灸的方式不对或者艾条有问题等等。 其实艾灸出水泡是艾灸中很正常的现象,是我们体内排毒的过程。而且艾灸出水泡也是有规律性的。水泡大都分布在人体虚弱处和下半身的某些穴位上,如破腹产的刀口处、关元穴、足三里。如果艾灸出水泡则说明你体内的湿气较重,但也并非所有体内湿气重的人艾灸都会出水泡。无论出还是不出都别慌张。 水泡出现后,一般有轻微疼痛,有的人则没有任何痛感。遇到水泡后,不用害怕,可以继续在水泡的位置施灸,数次后水泡就会自行溃破。溃破后仍然可以继续施灸知道结痂,结痂后还可以施灸,这时会有液体状的物质从痂体下渗透出来。如果水泡是无色的,说明是寒湿,如果水泡是黄色的,说明有郁热的表现,如果水泡是血水样,说明体内湿毒很盛!艾灸的地方发痒,是该部位是有风邪的表现。 水泡的时间也跟人的体质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发现,湿气越重,排水的时间越长。一般情况下3——7天能自愈,如水泡较大可用细针挑破,涂上紫药水或薰衣草精油,保持伤口的干燥和干净,不久便可结痂、脱落。
-
艾灸的烟气对人体有害吗?
南京灸友王女士问:我最近在用中医艾灸调理身体,请问,如果经常使用,艾灸的烟气对人体有没有副作用?
艾善生活名誉中医李医生答:一般情况下,只要通风效果好,艾灸的烟气对人体基本没有不良影响,但是哮喘患者如果对此反应较大,最好停止艾灸。
艾叶熏蒸虽然有很多保健效果和治病作用,但是依然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施灸时所用艾炷的数目)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有些疾病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最好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出汗等,甚至发生晕倒。因此,一旦患者出现晕灸,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总之,建议初次使用艾灸疗法的患者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或自己已经熟悉艾灸事项后进行,如果需要的灸友可以关注aishanlife微信号免费学习艾灸。
-
年龄大了睡眠质量不好艾灸来调理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是防病治病的要穴,艾灸涌泉穴可以治神经衰弱、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妇女病、怕冷症等。 下面介绍一下艾灸涌泉治失眠的具体做法: 定位:涌泉穴在人体足底,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方法:每晚睡前用艾条在涌泉穴灸治20分钟,可治疗失眠。施灸时,对准涌泉穴,距离1寸左右高度,让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使皮肤出现红润为止(防止被烧伤)。在治疗期间停用安眠药。患者可自己施术或由家人帮着施术。若治疗过程中患者配合热水泡足10分钟后再灸,效果更佳。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宁神苏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交通阴阳,启闭开窍。《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综上所述,下取涌泉,以艾温通,使任、督协调,髓生脑健,心神内守,阴阳平衡,寐寤有序。所以使用本法,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
解读艾灸治病反应的快慢
艾灸治病,有的人反应快,有的人反应慢,有的人好像没有反应。不管怎么样,艾灸也是在起作用的,补充的元气、元阳,中气,给你通经络……虽然你可能没有感觉得到,但是实质上是起作用的,量变到质变,有时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感觉得到。所以艾灸贵在坚持。容易治的病,当然要好得快些,难治的病,自然就要好得慢些。人体是很复杂的,有些病看似简单,其实又很复杂,治好就要一定的时间,不要太急
-
艾灸能养生,艾草亦能养生,小艾草,大用途!
艾叶是野菜,也是一味中药,属于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南方人经常食用,而北方一般药用较多。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具有很强的药用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 -
南京艾善生活推荐的艾灸疗法——腧穴热敏灸
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处在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腧穴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2. 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其最佳刺激为艾热刺激,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3.腧穴热敏化态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约95%的出现率),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因此,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
-
纳脐节气灸艾灸之精髓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形象地道出了大自然阴阳交替的特征。因四季阴阳的消长变化而产生了寒、热、温、凉及昼夜温差,人们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秩序之中,自然界的规律变化无疑会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换而言之,人的健康与自然界的规律变化密切相关。古语有“顺四时者昌,逆之则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人不去遵循这个法则而与之相违背,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便如同交通规则,当你违背了交通规则时,不一定会出事故,显然会大大提高发生危险的几率
-
冬天不能灸关元吗?
因为季节到了冬季,所以贴吧有很多人来问,冬天不能灸关元吗?
为什么冬天不能灸关元?难道人冬天不生病吗?难道医生冬天不治疗疾病吗?
我自己常常艾灸,冬天我也灸关元,能不能艾灸关元,您试试就知道了。
古人说冬主收藏,就是人体的元气,冬天储存起来,保护身体的元阳。这部分人多数指身体较好的,没有疾病困扰的。如果您不是用艾灸治病的,而使用艾灸养生的,您可以秋灸关元,春灸气海。
可是很多人冬天患病的更多,这时补元阳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要抓住古医书里面的几句话单独拿出来做文章,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状态来决定您自己的艾灸治疗。
都说冬天灸关元是扰动阳气,但是如果您身体内的阳气已经十分空虚了,难道你还遵守这些无谓的法则吗?如果您没有疾病,您会冬天艾灸吗?既然有了疾病,既然想用艾灸来治病,那么艾灸关元还分季节吗?
一般的情况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和一些大病以及癌症等疾病的艾灸。
有的中医认为,冬季最好以收藏为主,不适合太多的艾灸。这个太多含义很多,如果重灸关元,还要看是什么疾病。消耗性疾病,无论冬夏,如果用艾灸来赔补元气我认为都是需要的。
尤其是寒性体质,冬天更显得阳气不够,很多中西药是没有办法提升元气的,唯有艾灸提升阳气应该是最适宜和最快的治疗方式。
其实关元是人体扶正治疗的一个大穴: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的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古有秋灸关元,春灸气海之说。这些都是古有的说法。为什么都已经过去那么久远的古有的说法难道还适合我们今天的人们应用吗?
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今天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呢?我真的不希望总拿古医书来说事,您一定要根据您目前的状态来说话,根据当代人的生活规律来说话,不要死套古医书的说法。
所以我和很多专家的意见不同,我觉得,只要是人体需要的,只要是您自己艾灸后你觉得舒适的,只要是您艾灸了,您觉得疾病有所好转,您不要顾忌季节以您自己的体验为主。
-
女性经期可不可以艾灸?什么人不适合艾灸?
艾灸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艾灸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而有很多人用艾灸是治疗痛经的和一些女性疾病,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不孕症等等很多妇科疾病。那么就避免不了会遇到经期。那么,经期是否可以艾灸? 经期可以做艾灸吗? 经期有的人血量很大,那么艾灸是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如果此时你在艾灸,也许会更加促进了活血化瘀的功能,而导致经血更多。如果你的经量很少,那么你经期艾灸正好趁艾灸的活血化瘀和舒经通络的功能来促使经量加大。排除体内的一些瘀阻,来达到治疗疾病
-
艾灸—让我如何不爱你
知道艾灸这个概念应该是几年前了,但是真正认真的实践艾灸是从2013年10月。这之后真是一发不可收拾,一天不做就心里痒痒。
这源于艾灸的真是疗效和我这多病缠身的身体。我最大的毛病就是极其怕冷、怕风。还有颈椎病(椎间盘特出)、腰椎病、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甲状腺指标异常、白细胞偏低、易疲劳、易情绪低落、慢性胃炎等等不胜枚举! -
艾灸—长住家庭的保健医师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在其著作《蕲艾传》中写道:“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这就是艾草,平凡而神奇的养生之草。事实上,艾草之所以能以平凡无华的形象深深地根植于人们心中,除其自身具有的神奇功能外,以其为原料的艾灸——自然古朴、绿色无刨的调理保健方法更是一种可以在家庭中自我疗病和保健的传统医术
-
艾灸关元穴可补肾固元防寒
关元穴可调整肝脾肾三条阴经,有健脾补虚、养肝疏泄、补肾益精的作用,并能通调三焦,以调经通下焦为先,可主治泌尿、消化、肝胆等方面的疾病,如脾肾虚寒引起的泄泻,均可灸关元穴。,艾灸关元穴可补肾固元防寒。艾灸属阳,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补肾固元防寒的作用。
-
纳脐节气灸艾灸之精髓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形象地道出了大自然阴阳交替的特征。因四季阴阳的消长变化而产生了寒、热、温、凉及昼夜温差,人们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秩序之中,自然界的规律变化无疑会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换而言之,人的健康与自然界的规律变化密切相关。古语有“顺四时者昌,逆之则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人不去遵循这个法则而与之相违背,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便如同交通规则,当你违背了交通规则时,不一定会出事故,显然会大大提高发生危险的几率。